这调调,太有味儿了!
音符里的非遗
给耳朵一场盛宴
在巴彦淖尔这片土地上,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它们宛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历史的光芒;它们记录着历史,见证着人民智慧和劳动成果。
这里的人民淳朴热情,至今保留着许多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爬山调和乌拉特民歌深受人们喜爱,它们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展现着无与伦比的韵味与独特魅力。
马成士在社区指导学员练习爬山调
“自从认识马老师后,我就喜欢上了爬山调,他编排的爬山调内容都是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人、事、物,唱起来特别上口,一教就会。”社区文艺爱好者王学珍说。
马成士的祖辈是山西人,1949年,3岁的马成士跟随父母走西口来到了巴彦淖尔。他的经历恰好也佐证了爬山调的发展史。清咸丰年间,连年的灾荒与战乱促使大批山西、陕西等地的民众迁徙到内蒙古大青山一带安家落户。移民们将各自家乡的民歌带到内蒙古,通过长期的交流碰撞,最终形成了融合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民歌特点,吸收蒙古族、回族、满族等民族音乐元素的爬山调。
“1962年,16岁的我从中学辍学回到村里,加入了我们乡里的剧团。1968年,我回到学校教书。1975年,我又被调到乌拉特前旗乌兰牧骑担任队长。”马成士感慨地说,“爬山调是我一生的热爱,从小就下定决心要让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绽放出新的光彩。”
退休后,马成士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爬山调的传承和发展中,他成立爬山调传习所,义务教学,组织学员编排节目、登台演出。他还组织成立了老年合唱团,为合唱团编写学习材料,并定期组织学员到社区、公园、敬老院进行公益演出,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学员。“我一辈子没有离开过爬山调,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马成士说。
马成士创作的部分爬山调作品
在创作爬山调的过程中,马成士可以说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他经常半夜起来写歌曲,有时候早上才睡觉,平时做好饭叫他吃饭也不理人,太投入了。”马成士的老伴儿王秀兰告诉记者。
“我和马成士认识30多年了,他的思维非常活跃。前两天他去公园锻炼身体,看见一棵红柳树,忽然就有了灵感,回家就提笔写了爬山调《红柳花》,我非常佩服他这种即兴创作的天赋。”马成士的一位多年好友说。
爬山调的艺术风格源于古风,可以在《诗经》里找到源头,同时它也深受《敕勒歌》《木兰辞》等北朝民歌的影响。“爬山调内容丰富,历史传说、民众生活、爱情歌咏、军民情谊等均是常见题材。因此,爬山调不仅是当地百姓以歌传情的表达手段,更是一面反映河套地区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镜子。”马成士说。
为了让更多的人喜欢和学习爬山调,马成士对爬山调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和再创作,目前已创作爬山调曲140余首。2018年5月8日,马成士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如今,马成士已经快80岁了,但他仍在努力着,希望继续发挥余热,让爬山调这一民间瑰宝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他相信,随着相关政策的深入实施,民间艺术发展天地广阔、未来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