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北疆文化品牌建设

内蒙古日报
河套融媒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力举措,我们要深刻认识推进北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目标方向、思路任务和具体举措,让根植在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为推进内蒙古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当今,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集群式突破,数字技术不断向文化领域渗透,以数字化赋能文化强国建设,对赓续文化根脉、增强文化自觉,推动文化产业升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

  数字化赋能传统文化活态化传承、数字化共享。一方面,数字时代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网络化,通过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技术等应用搭建文化基因库、数据库、资源库,让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相结合,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新的时代元素;另一方面,数字技术推进文化建设数字化发展,方便受众以任何方式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接入,欣赏、学习、研究并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通过分类整理、数据链接、平台共享等方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化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得以实现数字化共享。

  数字化为文化融合发展夯实根基、注入动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是数字技术的典型代表。当前,这些技术集中体现在传播领域,为文化建设数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大数据对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构建与储存,利用云计算数字设备进行算法服务,再用物联网通过数字传输采集相关数字文化信息,最后通过人工智能进行数字集成处理,以区块链的方式让数字文化信息产生交互协作,使图片、故事、文字等通过数字加工、数字转换以及数字信息综合处理,以云视频、直播平台等工具为载体,输出为视频、动漫、全息投影等,全方位拓展了各类文化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

  近年来,有相关研究关注了北疆文化传播中数字技术的运用,从北疆文化IP、数字文化场景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建议。然而,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为特征的数字化变革是一场嵌入创作、生产、传播、服务和消费等多个文化产业环节的深刻变革。数字化对北疆文化品牌赋能的本质,并非文化和数字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更加系统的变革过程。因此,要从文化产业的各个环节出发,全面推动数字化赋能北疆文化品牌建设。

  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完善文化资源开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监督体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运用市场杠杆支持和发展文化产业,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谋划,让更多的社会资金与政策向文化产业倾斜。加快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互联互通,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北疆文化数字品牌建设赋能,助推北疆文化繁荣发展。

  深化内涵建设。以北疆文化资源数字化成果为生产原料,借助先进的视听媒体技术,萃取北疆文化的精华要素,提取能够突出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开发符合新时代北疆文化特点的动漫等游戏产品,鼓励并推动各类社会主体以北疆文化为灵感,依托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基于数字新媒体技术,实现传统文化内容再创造和内容创作再生产。

  提高传播效能。打造数字媒体传播矩阵,提高北疆文化品牌知名度,基于互联网、手机、电子设备移动终端、5G网络等先进传播技术,助力北疆文化品牌宣传,使北疆文化成为民族与世界、局部与全局、传统与现代有机统一的活性文化。营造沉浸式的多维数字环境,打造新的文化传播和应用场景,使文化更生动、更直接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提升用户参与感、临场感。

  构建人才矩阵。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文化数字化的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要完善文化数字化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坚持走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为主的道路,不断提高人才供给能力,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要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引才机制,坚持全球视野,立足文化数字化产业发展现状,完善人才引进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数字化人才制度体系。

  完善治理体系。以数字化赋能北疆文化建设,要在全社会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治理机制,以市场管理、技术创新等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为支撑保障,以提高文化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为治理目标,将文化数字化治理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有效衔接,坚持放管并重,促进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统一,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文化数字生态。  (孟晨)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