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巴彦淖尔:模式创新带来好风景好光景

巴彦淖尔日报
河套融媒 浏览量

如页面未加载,请刷新重试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近年来,我市围绕“健全便捷高效、覆盖农牧业生产全环节全链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积极探索农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创新推出认养认购、个性化定制、共享农业等新模式,不断拓宽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提升地区环境质量,推动全市现代农牧林业发展和生态治理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探索麦田定制

促进粮食生产提效

“只需要从微信小程序上下单,就可以认领麦田。我们负责种植和管护,让大家尝到正宗的河套面粉。”临河区双河镇进步村党支部书记陈茂伟说。

今年,临河区在进步村创新推出“我在河套有麦田”体验认购活动。为保证麦田中小麦的品质,临河区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由村党支部统一流转土地,并选用我市自主培育的红粒硬质小麦品种“巴麦13号”,开展小麦规模化、标准化、订单化生产,实现“从农田到加工厂到餐桌”全程追溯。

“我在河套有麦田”体验认购活动

“定购的价钱不贵,每个月只需要60多元就可以吃到正宗的河套面粉。”远在杭州的李先生多年前曾品尝过用河套小麦制作的酿皮,一直念念不忘,看到网上有人转发“我在河套有麦田”体验认购活动后认领了2分麦田。他说,河套面粉做出来的面食,口感特别好,有机会还要带着孩子到认领的麦田里看看。

临河区双河镇“我在河套有麦田”项目区,工人铺设滴灌管网(资料图) 图源自黄河金岸魅力临河

紧紧抓住“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这一关键,我市不断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在临河区建设的3000亩引黄滴灌小麦高产示范园探索推出“我在河套有麦田”活动,将农田按面积大小划分为5个不同价位的认购套餐,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通过微信小程序线上下单认领并实时察看所认领麦田小麦“种、管、收、储、产、邮”各环节,形成“以销定产、深度体验、文旅融合”的麦田个性化定制服务,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安全、绿色、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又保证了小麦的种植面积、促进了农民增收。今年,活动中共完成认购1000亩,实现销售收入479.4万元,亩均产值超2000元。

建设共享农场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三三两两的“农场主”在自家“承包地”里采摘蔬菜,其中一位女士抱着一大捆绿油油的生菜说:“每次从城区来这里采摘蔬菜,我们全家可开心了。”

临河区双河镇进步村的“农夫田园农场”(资料图) 图源自黄河金岸魅力临河

在临河区双河镇进步村的“农夫田园农场”,每一块被认领的“承包地”都竖着专属标牌,地里则种植“农场主”喜爱的各种蔬果。“我们这里共有18亩土地,其中13亩被分成253块,春天的时候分别承包给市民,但是经营管理的还是我们,他们只管来地里采摘就行。如果市民想参与种植、拔草、浇水等管理,我们也欢迎。还有5亩土地是公共采摘区,种着西红柿、豆角、茄子等蔬菜,市民可以采摘后称重付款。”进步村党支部书记陈茂伟说。

市民在“农夫田园农场”采摘蔬菜(资料图) 图源自黄河金岸魅力临河

近年来,我市深入挖掘非遗小镇、特色建筑、民间技艺、田园风光、露营项目等文旅资源,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在临河区双河镇创办了农夫田园农业专业合作社,投资100万元建设了以亲近自然、乐享农耕为主题的“农夫田园农场”,打造“农业+文化+创意+旅游”的多元业态旅游新品牌,为城市居民提供研学科普、耕耘体验、果蔬采摘等服务,并利用节假日开展麦田音乐会、团队建设、“打卡拍照”等系列农文旅融合活动,让游客体验农耕文化、感受乡村美景,以休闲旅游拉动乡村经济。今年,农夫田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性收入和租金收入合计95万元,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7个,村集体年增收55万元,入股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000多元。

实施林木认养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为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国土绿化,今年4月,我市组织开展“我在家乡有棵树”“我在林场有棵树”义务植树尽责公益活动。活动一经发起,便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4月12日,我市全民义务植树大会战启动,7个旗县区同步开展义务植树(资料图) 记者 胡东育/摄


“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279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栽植各类树木882万株,为我市生态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市林草局副局长袁晓东说,“希望全社会一起行动,不断增厚巴彦淖尔的‘绿色家底’。”

在推进黄河“几字弯”防沙治沙攻坚战等重点工作过程中,我市注重激发广大群众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将义务植树活动与防沙治沙工作有机结合,在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乌拉特前旗蓿亥林业管护中心、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等6个国有林场开展“我在林场有棵树”义务植树活动,引导群众通过亲自栽种、捐资代劳等方式参与国土绿化并获得认养证书,推动全市形成爱绿、护绿、植绿的良好氛围。

磴口县组织干部群众在灌木种苗基地植树(资料图) 记者 胡东育/摄

今年以来,我市共计2万多人次参与“我在林场有棵树”活动,认种认养树木12.2万株,累计捐款36.6万元,示范带动全市96.65万人次以义务植树的方式参与防沙治沙攻坚战,植树306.32万株,超额完成全年绿化任务。同时,结合村庄绿化、乡村治理、发展庭院经济、新时代文明实践,探索推出“人人一棵树、户户一片林”乡村绿化美化新模式,由政府免费提供树苗,让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李子、西梅等经济林木,对无人管护路段的果树由党员认领养护,由村两委成员定期对果树生长情况进行巡查,及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苗木进行修剪、打药并指导管护,确保苗木成活率,有效提升了乡村人居环境水平。

创新畜产认购

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在乌拉特中旗新忽热苏木“芯小羊”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数百只肉羊有的正在吃食,有的卧地休憩。作为内蒙古汇栋科技有限公司在乌拉特中旗实施的“我在草原有只羊”数字经济牧场建设项目之一,这里的每只羊都安装了由汇栋科技研发的芯片传感器,羊的运动轨迹及以后的屠宰数据等都会通过数字基站不间断传回公司后台,客户通过手机即可了解羊从出生到生长再到宰杀分割直至被端上餐桌的全过程。

在“我在草原有只羊”数字经济平台上可实时查看每只羊的生理数据(资料图) 记者 王祺/摄

依托我市充足优质的饲料保障和畜禽规模化养殖的良好基础,乌拉特中旗探索开展“我在草原有只羊”项目,高标准打造“芯小羊”品牌,投资4350万元建设了350多座数字基站和12个数智指挥中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建成羊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体系,从源头保证“芯小羊”产品品质,助推肉羊全产业链标准化发展。消费者通过“芯小羊”APP认购后,对羊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品种、生命体征、免疫检验及加工寄送等信息可全程追溯。今年,新忽热苏木党委联合社与内蒙古草原鑫河食品有限公司达成30000只“芯小羊”的合作意向,平均每只羊比原来多卖400元~450元,嘎查每组织销售1只羊可获得企业补贴50元,既增加了牧民养殖收入,又壮大了嘎查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