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这些央媒的“宠爱”你激动了吗?

河套融媒 浏览量

独特的地理位置

丰富的自然资源
深厚的文化底蕴
多彩的文旅活动
蓬勃的发展活力
2024年,巴彦淖尔实力“出圈”
一次又一次在央媒精彩亮相
成了流量担当和镜头“宠儿”
成为众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2024年,巴彦淖尔“热度”持续走高,文旅“菜单”不断上新,将巴彦淖尔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美食特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央主流媒体讲述“巴彦淖尔故事”的鲜活事例。透过央媒的镜头,能看到一个在文化、旅游领域展示出强劲发展动能的巴彦淖尔。

  2024年“五一”期间,巴彦淖尔不止一次登上央视。据央视《朝闻天下》报道,巴彦淖尔不仅位列“五一”假期西北地区汽车出租率最高的城市榜单中,更成为全国“五一”最受欢迎的小众旅游目的地之一。此外,在CCTV5等媒体的聚光灯下,“渡·阴山”自驾游线路的自然风光被无限放大。

  2024年7月22日,CCTV2《消费主张》之《2024中国夜市全攻略:内蒙古巴彦淖尔》摄制组走进临河区拍摄录制了肉焙子、黄柿子火锅、河套炖鲤鱼羊肉串、糖麻叶、焖面面筋等制作工艺,全方位探寻了巴彦淖尔的特色美食,领略了巴彦淖尔的美食文化。

  2024年8月4日下午,CCTV4《平凡匠心》播出,节目组带全国观众感受历史悠久、山川秀美的巴彦淖尔,体验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见证新时代非遗创新。

  2024年10月2日,CCTV15播出《2024江山如画国庆交响音乐会》 国之颂黄河的交响节目,巴彦淖尔精彩演绎长调歌曲《赞歌》。节目中,蒙古族长调与马头琴交相辉映,歌曲时而婉转悠长,时而气势恢宏。同时,拍摄于巴彦淖尔的画面完美演绎了音乐会主题,让观众一秒穿越到河套平原,感受黄河的波涛与草原的辽阔,惊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

  2024年,巴彦淖尔以独特的冰雪资源和丰富的文化活动,不仅点燃了冬日激情,更实实在在让“热度”再次攀升。“冰封河套 雪舞阴山”巴彦淖尔市冰雪嘉年华暨热“雪”沸腾·“营”在巴彦淖尔冰雪露营季活动吸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十几家中央级媒体关注。

  2024年12月6日,从大雪节气开始,CCTV5《运动休闲城市预报》连续15天播报巴彦淖尔市天气预报,以视频和图文的方式宣传推广巴彦淖尔市冰雪文旅活动。此次推广以“‘冰封河套 雪舞阴山’,陪你一起到巴彦淖尔‘渡·阴山’”为主题。“冰封河套 雪舞阴山”是巴彦淖尔市冬季旅游宣传活动的主题,“渡·阴山”则是巴彦淖尔市精品自驾游旅行线路。通过此次宣传,塑造一个充满冰雪魅力、热情好客、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品牌形象,提升巴彦淖尔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巴彦淖尔作为农业大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平台,在建设农业强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肩负着重要使命和重大责任。2024年,巴彦淖尔持续建设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打造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样板,在央媒留下了一个个闪亮的足迹。

  2024年3月4日,央广网报道了《内蒙古“春播第一耧”在河套灌区开耧》,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了河套灌区春小麦播种的火热场景。
  2024年5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聚焦巴彦淖尔,刊发题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技术升级  田间管理更高效》的报道。

  2024年6月4日,《农民日报》发出《重整田畴知锦绣》报道,讲述了巴彦淖尔市落实“藏粮于地”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高效节水灌溉、实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等方面取得的实质突破。

  2024年10月2日,CCTV13《新闻直播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节目《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以及CCTV1等多频道,以空间站的视角从太空俯瞰巴彦淖尔,展现“塞外粮仓”秋收忙、玉米丰收粮满仓的喜人场景。介绍了,杭锦后旗通过玉米增密种植、引黄滴灌等技术的推广应用,玉米在稳面积、增单产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2024年10月31日,新华社聚焦巴彦淖尔,报道了《现代肉羊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展现了巴彦淖尔打造高端肉羊品牌的“硬实力”。

  巴彦淖尔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乌梁素海生态治理工作,将乌梁素海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视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并综合推进全流域的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和保护开发工作。这些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024年4月17日, 央视大型生态文明纪录片《行进中的美丽中国》在CCTV-1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二集《攻坚之战》,讲述了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生态防治的故事。

  2024年1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重要位置刊登了《“治湖泊”到“治流域”,乌梁素海换新颜》一文,详细报道了乌梁素海流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2024年11月16日,《工人日报》也在头版报道了《“塞外明珠”光彩再现》,介绍了乌梁素海一派生机盎然、自然和谐的风采。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护林兴绿、防沙治沙、河湖治理......巴彦淖尔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仅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创造了典型经验做法,因此在央媒强势霸屏。

  2024年4月4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全民植树增绿 共建美丽中国》聚焦巴彦淖尔,镜头对准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磴口县“借光治沙”新模式等,看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新实践。

  2024年7月15日,《学习时报》第二版“新时代实践故事”专栏刊发题为《绿染黄河“几字弯”——内蒙古巴彦淖尔书写新时代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答卷》,报道了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加速推进、沙产业绿富同兴活力无限、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盐碱地改造让治沙与丰产双赢、乌梁素海全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现……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是巴彦淖尔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力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真正让绿色成为美丽巴彦淖尔的鲜亮底色。

  2024年9月11日上午10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系列融媒体直播特别节目《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共和国巡礼》播出内蒙古篇,聚焦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防沙治沙典型经验做法,讲述了一代代治沙人接力奋斗,使沙区林草覆盖度由过去的0.04%提高到37.2%,重度沙化土地减少78%,210万亩的乌兰布和沙漠披上绿装的故事。

  2024年10月2日,央视纪录片《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播出第5集绿水青山。将镜头对准巴彦淖尔,讲述了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梭梭树与肉苁蓉结合探索产业治沙道路等故事。

  重大项目提速增效、对外开放坚定前行......巴彦淖尔这片热土正在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2024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央视科教频道CCTV10特别节目《2023新科技》,播出节目《槽式光热发电站》,聚焦报道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100MW/10h储能槽式光热发电项目。
“一带一路”赋使命,悠悠古道换新颜。作为全国通关过货量最大的公路口岸,甘其毛都口岸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也多次亮相央媒。

  2024年7月4日,央视新闻《东方时空》栏目播出《跨境AGV无人运输:开启跨境物流新时代》聚焦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AGV无人跨境运输项目。

  2024年12月20日,CCTV13新闻频道报道了《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过货量突破4000万吨》。

巴彦淖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在央媒的报道里
她是风景秀美的“塞上江南”
是富饶丰盈的“塞外粮仓”
是举足轻重的“生态屏障”
是开放包容的“桥头堡”
2025年
巴彦淖尔更将凝铸勇气、干劲与力量
书写精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