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这些央媒的“宠爱”你激动了吗?
2024年,巴彦淖尔“热度”持续走高,文旅“菜单”不断上新,将巴彦淖尔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美食特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央主流媒体讲述“巴彦淖尔故事”的鲜活事例。透过央媒的镜头,能看到一个在文化、旅游领域展示出强劲发展动能的巴彦淖尔。
2024年“五一”期间,巴彦淖尔不止一次登上央视。据央视《朝闻天下》报道,巴彦淖尔不仅位列“五一”假期西北地区汽车出租率最高的城市榜单中,更成为全国“五一”最受欢迎的小众旅游目的地之一。此外,在CCTV5等媒体的聚光灯下,“渡·阴山”自驾游线路的自然风光被无限放大。
2024年7月22日,CCTV2《消费主张》之《2024中国夜市全攻略:内蒙古巴彦淖尔》摄制组走进临河区拍摄录制了肉焙子、黄柿子火锅、河套炖鲤鱼羊肉串、糖麻叶、焖面面筋等制作工艺,全方位探寻了巴彦淖尔的特色美食,领略了巴彦淖尔的美食文化。
2024年10月2日,CCTV15播出《2024江山如画国庆交响音乐会》 国之颂黄河的交响节目,巴彦淖尔精彩演绎长调歌曲《赞歌》。节目中,蒙古族长调与马头琴交相辉映,歌曲时而婉转悠长,时而气势恢宏。同时,拍摄于巴彦淖尔的画面完美演绎了音乐会主题,让观众一秒穿越到河套平原,感受黄河的波涛与草原的辽阔,惊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
2024年12月6日,从大雪节气开始,CCTV5《运动休闲城市预报》连续15天播报巴彦淖尔市天气预报,以视频和图文的方式宣传推广巴彦淖尔市冰雪文旅活动。此次推广以“‘冰封河套 雪舞阴山’,陪你一起到巴彦淖尔‘渡·阴山’”为主题。“冰封河套 雪舞阴山”是巴彦淖尔市冬季旅游宣传活动的主题,“渡·阴山”则是巴彦淖尔市精品自驾游旅行线路。通过此次宣传,塑造一个充满冰雪魅力、热情好客、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品牌形象,提升巴彦淖尔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巴彦淖尔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乌梁素海生态治理工作,将乌梁素海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视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并综合推进全流域的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和保护开发工作。这些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024年4月17日, 央视大型生态文明纪录片《行进中的美丽中国》在CCTV-1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二集《攻坚之战》,讲述了巴彦淖尔市乌梁素海生态防治的故事。

2024年1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重要位置刊登了《“治湖泊”到“治流域”,乌梁素海换新颜》一文,详细报道了乌梁素海流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2024年11月16日,《工人日报》也在头版报道了《“塞外明珠”光彩再现》,介绍了乌梁素海一派生机盎然、自然和谐的风采。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护林兴绿、防沙治沙、河湖治理......巴彦淖尔着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仅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创造了典型经验做法,因此在央媒强势霸屏。
2024年4月4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全民植树增绿 共建美丽中国》聚焦巴彦淖尔,镜头对准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磴口县“借光治沙”新模式等,看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的新实践。
2024年7月15日,《学习时报》第二版“新时代实践故事”专栏刊发题为《绿染黄河“几字弯”——内蒙古巴彦淖尔书写新时代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答卷》,报道了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加速推进、沙产业绿富同兴活力无限、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盐碱地改造让治沙与丰产双赢、乌梁素海全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现……翻天覆地变化的背后,是巴彦淖尔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力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真正让绿色成为美丽巴彦淖尔的鲜亮底色。
2024年9月11日上午10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系列融媒体直播特别节目《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共和国巡礼》播出内蒙古篇,聚焦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防沙治沙典型经验做法,讲述了一代代治沙人接力奋斗,使沙区林草覆盖度由过去的0.04%提高到37.2%,重度沙化土地减少78%,210万亩的乌兰布和沙漠披上绿装的故事。
2024年10月2日,央视纪录片《中国式现代化之路》播出第5集绿水青山。将镜头对准巴彦淖尔,讲述了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梭梭树与肉苁蓉结合探索产业治沙道路等故事。
重大项目提速增效、对外开放坚定前行......巴彦淖尔这片热土正在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巴彦淖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