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构建大调解格局 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质效

河套融媒 浏览量

发放宣传资料

“2020年我在工地打工期间遇到了工资拖欠问题,人民调解员用专业法律知识帮助我们顺利解决了问题,我们非常满意。”说起人民调解员的帮助,市民刘涛话语里满是感激。近年来,我市司法系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全力防范化解社会风险、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推动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平安巴彦淖尔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健全机制

构建新时代大调解工作格局

“都乡亲邻里的,谢啥,你们双方满意就行。”“有啥事儿你就和我们唠唠,咱们一起想办法……”在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老支书”调解室,3位老支书用耐心和智慧化解了村民黄志昇的烦心事。大佘太镇司法所所长李瑞营感慨道:“3位老支书的工作非常出色,老百姓十分认可,我总能看到群众握着他们的手不停道谢的场景。”

2024年以来,我市司法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巴彦淖尔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工作的实施方案》,健全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形成了领导有力、各负其责、运转高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同时,强化“三调联动”、队伍建设和行政调解工作,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双语调解员等充实调解队伍,推动调解工作依法、规范、高效开展。

目前,全市共成立行政调解组织28个,专兼职调解员87名,各级行政调解组织共开展调解2672件次;建成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28家,乡镇(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平台)88个,覆盖率达100%,形成了以市、旗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调解组织为主体,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补充的调解网络体系。

多方联动

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

临河区司法局积极探索“党建+人民调解”模式,将党建引领融入调解全过程,构建由党组织统一领导、党员代表等多层级参与的基层治理模式,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乌拉特中旗司法局整合资源,搭建三级联调平台,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推动调解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近年来,全市司法系统以“高质量调解年”为抓手,扎实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76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26544件,成功率达99.63%。同时,深入推行“四所一庭”工作机制,总结形成“‘123+N’四所一庭工作法”,联合化解矛盾纠纷2153件,绘就了巴彦淖尔“四所一庭”建设新图景。

品牌创新

传承新时代“枫桥经验”

我市涌现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调解品牌。临河区在双河镇、白脑包镇成立全市首批“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联合调解室”,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乌拉特后旗推行“三区联动、多元共治”模式,成立全旗首家“石榴籽”调解室,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服务……目前,全市共建成“石榴籽”调解室6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323次,法治宣传活动41次,化解矛盾纠纷136件,服务群众4300余人次。2024年,我市“以‘石榴籽’调解室为笔  全力画好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案例荣获全国第二届法治时代创新论坛法治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