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六个行动 赋能奋进河套 | 巴彦淖尔:助企惠企实招频出
政务服务大厅里,企业办事“只进一门、一次办好”;银企对接会上,金融机构现场签约授信……今年以来,我市以助企行动为抓手,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打出政策扶持、服务提质、金融赋能“组合拳”,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为经营主体减负增能、蓄势添航。
政策加码
为企业送去“及时雨”
今年,我市出台《巴彦淖尔市助企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综合实施优化涉企审批、加快清还企业账款、提供助企金融服务、规范招投标和执法行为、强化科技支撑、健全服务体系、繁荣企业文化等措施,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助力各类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企业提供“零距离、一站式”服务 记者 王嘉城/摄
聚焦企业办事“多头跑、耗时长”问题,深化涉企“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进一步压减办理时限、办理环节、办理材料,实现“一事只进一个门”“一窗办成一件事”;依法依规开展涉企审批要件清理规范工作,进一步压减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建立企业用地审批协调联动机制,加快土地报批工作进程;推行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对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审批事项帮办代办服务。
针对企业融资难题,加强企业融资需求对接,围绕“两个基地、四个集群”、19条重点产业链、专精特新、乡村振兴等重点支持领域,组建金融服务团队,开展点对点精准服务。常态化举办银企对接会,推行普惠“金融超市”,最大限度满足企业的信贷需求。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在信贷政策、合同签订等方面进行非歧视性审查,普通商业贷款在放贷条件和利息水平上,实现大中小企业平等相待、国企民企一视同仁。
《方案》还要求各行政执法部门进一步梳理规范涉企监管事项,规范涉企收费和涉企监督检查,推行柔性执法。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申报承接重大科技项目。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建设产业研究院、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按规定给予经费支持。
《方案》明确,到今年底,实现涉企审批时限明显缩短,审批效率显著提高;拖欠企业账款账目盘清,还款方式全部明确;民营企业新增授信和中标项目占比逐步提升;涉企检查投诉事项数量明显降低;大中小企业平等相待,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各类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主动帮企助企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服务升级
跑出政务“加速度”

我市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和工程建设项目重点环节,梳理细化出《涉企高频服务事项清单》741项,实现重大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用地规划、施工许可、联合勘验、报装及验收等33个审批事项一站式办理,1409个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已线上办理各类工程建设项目732个、涉及审批事项2167个,为365个企业提供了帮办代办服务。同时,精简优化14个部门63个高频事项,其中16个事项减少办理环节,压减率为30.15%;15个事项减少办理材料,压减率为30.9%;26个事项减少办理时间59天,压减率为29.06%。
此外,依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市46个部门利用数据共享,挂接资源3047个,全市政务服务网上可办事项覆盖率达99.79%,全程网办事项覆盖率为97.44%,掌上办事项覆盖率为85.19%,让证照数据“应归尽归”,做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
金融赋能
精准支持实体经济
流动资金经营性贷款助力戈壁红驼养殖园区扩大产能 记者 胡东育/摄
今年以来,我市紧扣推进“六个行动”、建设“五高五区”各项目标任务,深入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释放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红利,持续扩容动产融资业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促进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供给有效保障、服务质效显著提升。截至2月末,全市新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3.58亿元,同比多发放1.95亿元,惠及2212户经营主体,减少融资成本约524万余元;新增动产融资交易25笔,促成融资总额4640万元。
与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巴彦淖尔日报》评论员
政风清则商机涌,服务优则企业兴。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企业有活力,经济才有动力。扎实推进助企行动,就是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赋能增效,不断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动能。
对标新要求新目标,扎实推进助企行动落地见效,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适应经济形势新变化,聚焦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新需求新问题,及时出台更多有针对性和含金量的真招实举,全力以赴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找订单、拓市场,用“真金白银”的支持来为企业发展“撑腰鼓劲”,全面推动各项助企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
企业要行稳致远,离不开政府精准护航、精心服务、精诚同行。要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各级党委、政府要与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企业事当成自己事,加力深化涉企服务改革,实打实地做好服务,有力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抓好金融服务和要素保障,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安得下、能扎根、发展好,为巴彦淖尔各项事业发展添活力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