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巴彦淖尔市新增两例“非遗工坊优秀案例”

2025年7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非遗工坊优秀案例”名单,巴彦淖尔市河套香醋酿造技艺非遗工坊、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非遗工坊光荣上榜!

醋香河套 · 匠心传世,传统与现代的“味觉对话”——河套香醋酿造技艺非遗工坊优秀案例


1
河套香醋酿造技艺非遗工坊
2024年,磴口县蒙香迎手工醋厂依托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河套香醋酿造技艺,设立河套香醋酿造技艺非遗工坊。工坊采用“生产+展示+销售+研学”的模式,通过开展抖音直播带货同时讲解醋文化、酿醋技艺展示、醋产品品鉴等研学活动,带动23人参与就业,其中含脱贫人口2人,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至2.5万元。工坊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资助困难大学生,荣获“第五届‘圆梦大学’助学公益活动爱心企业”称号。此外,工坊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广河套香醋文化,积极参与各类非遗展示和交流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非遗传承、乡村振兴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匠心促传承。铜银振乡村”:挣钱顾家 两不误,家门口铺就致富路——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非遗工坊优秀案例


2
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非遗工坊
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项民族传统技艺,拥有300多年的历史。这项技艺不仅是当地农牧民重要的生产生活技能,也是北疆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非遗工坊位于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依托当地丰富的银铜矿、戈壁石、玛瑙等资源,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巴图陶高等一众传承人的带领下,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等融合,研发了银器饰品镶嵌系列、回纹手镯系列、玛瑙陨石杯系列等产品。自工坊成立以来,多次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教授乌拉特铜银器技艺等非遗技能,并为农牧民学员免费提供工作室、展销区、技术服务区等保障设施,支持农牧民创新创业。

截至目前,工坊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等,培训860余人,带动680余人参与就业(脱贫人口30人),孵化家庭作坊25家,从业人员年均收入3.6万元,较当地农牧民平均收入提升50%。2025年3月,乌拉特铜银器非遗工坊获评国家级非遗工坊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