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 刘庆元:为企业和资源牵好线搭好桥

“羊油每斤3元,羊皮每张10元,副产物增值空间巨大……”在办公室里,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刘庆元翻开一本工作笔记,上面记满走访肉羊企业时的记录。他指着笔记上一段内容向记者介绍:“你看,这就是我们搞成果转化的起点。”
作为一名有着23年党龄的“科技红娘”,刘庆元的办公桌上总摆着三样东西:企业需求清单、高校成果手册和一沓厚厚的走访路线图。“每天一睁眼就想,哪位教授的技术能帮助企业增收。”他笑着说。就在这张办公桌前,他曾和内蒙古富健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一遍遍修改羊油深加工方案,直到江南大学教授团队带着技术到来,让羊油从3元一斤的原料变成单价7元的火锅底料、20元的起酥油,甚至转变为800元的护肤品原料。“现在企业的生产线忙得停不下来,一只羊尾巴快卖出一只羊的价钱了。”提起羊油产品的附加值,他言语中满是自豪。

刘庆元(右)与江南大学郑飞云教授对接交流
走进蒙元宽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工人们将处理好的羊皮加工成羊皮冻、羊皮胶、羊皮辣条等。刘庆元回忆道,2020年,他在拜访四川大学的院士时兜里揣着的还是“一张羊皮只卖到几块钱”的调研报告。为了让院士团队的技术落地,他连续一个月泡在企业,盯着酶法脱毛设备安装调试。如今,这项技术不仅让企业年增收6000万元,更带动了整个行业增值2.1亿元。

刘庆元在中农大科学技术研究院试验田做技术指导
翻开刘庆元的日程表,有“三个百日”的安排:100天跑企业,100天做统筹,100天对接高校。2024年冬天对接北京理工大学张天佑院士时,院士凌晨抵达机场,刘庆元裹着棉衣在机场出口等了两个小时。随后两天时间里,他和院士走访了5家农产品企业,最终促成了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落地。
在企业家眼中,刘庆元是个“追院士的人”。2023年,为了邀请湖南农业大学院士团队,他在包头的辣椒地里守了三天,院士走在哪里,他跟到哪里,农民都以为他是院士的学生。正是这份执着,让院士最终带着团队到巴彦淖尔建起辣椒技术创新中心。
从江南大学的97项食品技术落地,到江苏大学的智慧农机应用于河套地区,刘庆元带着团队建起3个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让一大批科技成果在田间地头转化应用。2024年,他帮助我市120家企业融资4.18亿元。他着力培育的15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里,不少成了行业里的“隐形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