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黄金”织出“金色”产业链——我市“三羊”产业经济发展调研之一

巴彦淖尔日报
河套融媒 浏览量


如页面未加载,请刷新重试

编者的话


作为全国重要的肉羊养殖加工基地,近年来,我市通过全羊加工产业链延伸,实现从“一只羊”到“全身宝”的价值跃升。从2023年开始,在羊肉分割产业基础上,市委、市政府重点推动羊毛、羊绒、羊皮“三羊”产业升级,进一步挖掘副产物经济价值,助力农牧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即日起,巴彦淖尔日报推出系列报道,深入解析我市如何通过“三羊”产业破题,打造全国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样板。

过去,我市二狼山白绒山羊身披的“软黄金”只能当羊毛贱卖,牧民望“羊”兴叹。如今,走进现代化羊舍,二狼山白绒山羊悠然进食,科学养殖让羊更强壮、绒更优质;分梳厂里,机器高效运转,“智能升级+精细管理”为羊绒品质保驾护航。2024年,我市羊绒产业实现产值41.7亿元。

从无人问津到备受青睐,我市羊绒产业如何实现华丽转身?从养殖到加工,全产业链如何破茧成蝶?记者深入探访其中究竟。

二狼山白绒山羊存栏量达251.37万只

走进乌拉特中旗呼勒斯太苏木呼勒斯太嘎查牧民陶格稍家,陶格稍正在羊圈里给300只二狼山白绒山羊添加草料。“今年新添了200多只羊羔,每只羊成年后可产一斤多羊绒,光羊绒这块儿一年就能收入4万元左右。”陶格稍告诉记者。

北平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二狼山牧场的标准化圈舍


与此同时,在内蒙古北平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二狼山牧场的标准化圈舍内,羊儿们正悠闲地享受着美味草料。圈舍内的每只羊都佩戴耳标,有专门的生长档案,各阶段的成长情况一目了然。

二狼山白绒山羊是我市优良品种资源,其羊绒具有拉力大、光泽好、手感柔软、颜色纯白、净绒率高等优点,享有“软黄金”的美誉。作为二狼山白绒山羊重要保种基地和核心区,近年来,乌拉特中旗积极推动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绒山羊育种团队合作,建立优质高效二狼山白绒山羊良种繁育博士科研工作站,开展保种育种、提纯复壮、优质羊绒生产等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以内蒙古北平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二狼山牧场为经营主体,以同和太种畜繁育中心为依托,构建“企业+优质种质资源供给保障体系+绒毛收储交易中心、分梳中心+科研技术推广技术体系+高品质羊绒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五大板块产业化体系,让二狼山白绒山羊产业焕发新生。

北平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二狼山牧场的标准化圈舍


“目前,我们在乌拉特中旗共有9个核心育种场,带动60户核心育种户及1650户养殖户形成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共同发展,旨在带动乌拉特中旗成为高品质羊绒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内蒙古北平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二狼山牧场经理韩彩虹说。

据了解,2025年牧业年度,全市二狼山白绒山羊存栏量达251.37万只,占自治区的16.5%;有二狼山白绒山羊种羊场10家(其中,国家级保种场1家,自治区级核心育种场1家,市级种羊场8家),种羊存栏量达8663只。

23家企业入驻羊绒产业园

走进内蒙古中科融汇绒业发展有限公司选绒车间,工人们正在对原绒进行精细化分拣,分拣后的原绒沿着传送带流转至洗绒车间,经过开松除杂、洗涤等工序后,原本充满草刺、土杂的原绒变成干净洁白的洗净绒。在全自动分梳车间,洗净绒经历10余次反复梳理后,变成洁白如雪的无毛绒源源不断地从厂房运出,远销至宁夏、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出口至欧美等国家。

中科融汇生产车间


公司实验室里,来自江南大学的研究团队正在通过实验模拟羊绒洗涤,为后续的设备升级提供科学依据。显微镜下,每一根绒丝的细度、长度等都被精确记录,这些数据将用于优化生产工艺,进一步提升羊绒品质。“2023年,我们与江南大学合作研发了先进的智能化洗绒和分梳设备。现在,我们的产品质量和产量均较以往提升了30%~50%。”公司厂长王永利自豪地说。

研发

近年来,内蒙古中科融汇绒业发展有限公司着力对绒毛加工技术进行研发和创新,与内蒙古中科正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国内首家绒山羊研究院、超细型绒山羊种子资源库。2021年,公司又与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创办了中科融汇羊绒产业园。目前,园区已入驻23家相关企业,联动上下游企业逐步形成了精品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格局。“下一步,我们计划打造一个集原料收储、仓储物流、生产加工、金融服务、研发、检测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产业园区。建成后,园区无毛绒收储量可达约4000吨,原绒收储量可达约1万吨。”王永利说。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羊绒产业发展,以“三羊”产业奖励资金为依托,助力中科绒汇、春雪羊绒等企业实现设备更新升级,引进现代化洗绒、分梳、针织设备,打造全国最大无毛绒集散分梳基地。

羊绒产业年产值实现41.7亿元

好产品还需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从一根羊绒到一件羊绒衫,要经历120多道工序。在产业链的终端,内蒙古春雪羊绒有限公司正在加紧生产一批来自美国的羊绒制品订单,主要原料都来自二狼山白绒山羊。

内蒙古春雪羊绒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走进内蒙古春雪羊绒有限公司智能染色车间,中央控制系统正精准调配着染料比例和工艺参数。“我们采用环保染色工艺和助剂,不仅色牢度高、色泽均匀,而且大幅降低了水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了国际环保标准。”车间主任陈春介绍道。染色后的羊绒纱线色泽饱满柔和,通过智能传输系统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整个过程高效且洁净。

公司质检中心内,工作人员对每一件即将出厂的羊绒制品进行着多重严格检测。“除了常规的尺寸、色差检查,我们特别注重对羊绒含量、起球性、抗起球性以及穿着舒适度的专业测试,确保每一件产品都符合甚至超过客户预期要求,维护好‘二狼山羊绒’这块金字招牌。”公司质检主管王丽萍拿着一份刚出炉的检测报告说。

据了解,上半年,内蒙古春雪羊绒有限公司订单量达到25万多件,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市场,预计销售额可达3亿元。“接下来,我们将以打造数字化企业为目标,进一步加大设备改造力度,确保产品质量持续领先。”公司总经理张海军说。

如今,我市羊绒产业已构建起从羊绒到无毛绒、毛条、纺纱再到羊绒衫的完整产业链。全市已建设羊绒分梳生产线300多条,实现毛绒皮仓储物流、交易、检验检测、金融等一站式服务,带动小微企业向产业园区聚集;有48户相关企业具备4000吨无毛绒生产能力和930万件羊绒制品生产能力。2024年,我市羊绒产业实现产值41.7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以中科融汇牵头建设羊绒产业园、羊绒交易市场,推动羊绒产业向专精特新、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羊绒产业集聚能力、分梳能力、加工能力,延伸纺纱、绒衫加工。力争到2027年,全市年集散原绒1万吨以上,无毛绒产量达到3500吨以上,羊绒制品产量达到300万件以上,羊绒加工产值提升至60亿元以上。”市工信局副局长刘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