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羊皮的“逆袭”之路——我市“三羊”产业经济发展调研之三
“以前羊皮只能做皮衣、皮鞋,现在竟能‘变身’为羊皮冻、羊皮胶糕、胶原蛋白肽……”在我市蒙元宽食品展厅里,市民李女士拿着一袋羊皮冻一边端详一边说,羊皮休闲食品颠覆了她“皮是皮,肉是肉”的传统观念。
从“边角料”到“高端货”,从论张卖到论克算……在巴彦淖尔,一张羊皮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蜕变”。这不仅折射出我市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的“突围”之路,更演绎着科技赋能传统畜牧业的生动实践。
绿色脱毛、生物脱膻……走进内蒙古蒙元宽食品有限公司的羊皮脱毛车间,只见一张张经过处理后的羊皮即将被送入羊皮中试及产业化生产车间,经过深加工后,它们将“变身”为羊皮休闲食品。“目前,每张羊皮收购价格为20元,经过科学脱毛、羊皮加工生产线加工后,每张羊皮价值可达到200元左右。”公司办公室主任郝爽拿起一款羊皮食品向记者介绍道,“公司致力于羊皮产业深度开发与资源化利用,以项目为驱动,通过技术创新,与江南大学及内蒙古农业大学携手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实施与新产品研发,从而进一步推动羊皮精深加工,实现其综合利用最大化。”

羊皮去肉
羊皮食品化得益于科技的力量。
用微生物菌群当“天然剪刀”,精准剪断毛发,大力提高脱毛效率;通过低温酶解,精准提取高纯度胶原蛋白肽……在2025年第2期“蒙科聚”重大成果发布会(羊皮食品化领域)上,“羊皮生物法脱毛及高效脱膻技术和装备”“羊皮营养健康食品的开发”“羊皮营养健康食品功能评价”等5项最新科研成果把羊皮里的营养“挖掘”出来,让羊皮从“边角料”逆袭成健康新宠。

羊皮煮胶


羊皮浸泡汤
2023年,市科技局设立羊皮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以羊皮可食化利用为科技创新突破点,以“蒙科聚”为桥梁纽带,一手牵企业,一手牵高校,搭建起产学研合作平台,着力打造高端、绿色的羊皮全产业链。目前,我市有4家企业从事羊皮食品开发,产品涵盖带皮羊、羊杂、羊皮冻、胶原蛋白肽等多个品类。
通过高新技术转化,实现肉羊副产物就地转化和多元化、高值化利用,把羊皮充分“吃干榨尽”,既提高了羊皮附加值,延长了产业链,又有效推动了我市肉羊全产业链的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依托‘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强化产学研协同,深挖技术,丰富产品,最大化挖掘羊皮价值,使其成为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的标杆典范。”市科技局副局长卢生波说。
“羊皮冻富含胶原蛋白,既美味又健康,喜欢的家人们可以到1号链接下单……”在内蒙古蒙元宽食品有限公司直播间,主播正在直播售卖羊皮冻。据介绍,羊皮冻是用羊皮熬制的休闲食品,一经推出便深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羊皮富含氨基酸、胶原蛋白,用其加工制作成的休闲食品口感筋道、营养丰富、健康美味,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提起羊皮食品的未来,郝爽信心满满地说。
“羊筋道”系列休闲食品 图源自市科技局
聚焦“一张羊皮”做强“畜头肉尾”的背后,是我市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上的持续发力。
作为全国地级市中唯一四季出栏、均衡上市的肉羊养殖和加工基地,我市年产羊皮660万张以上,为羊皮及副产品精深加工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023年,自治区工信厅出台羊皮食品化试点工作方案,并率先在我市和锡林郭勒盟开展羊皮食品开发生产试点。我市着力探索羊皮转化增值新路径,推动羊皮科技化、绿色化、现代化利用,以消费市场为主导,开发羊皮食用价值,发展羊皮熟制产品、休闲食品、宠物食品、胶原蛋白肽等高附加值产品。2024年,我市加工羊皮37.3万张,实现产值2.1亿元。2025年,我市计划加工羊皮100万张以上,截至6月底已累计加工23.81万张,实现产值0.74亿元。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探索羊皮新型化、科技化、绿色化、现代化利用之路,推动皮和肉一体化发展,开发羊皮食用价值,在扩大现有羊皮冻、羊皮串、休闲食品、预制菜等生产基础上,由蒙元宽公司牵头,建设辐照中心,新增羊皮胶、蛋白肽、宠物饲料等产品,做好品牌规划,快速拓展羊皮食品市场。力争到2027年,年加工羊皮300万张以上,羊皮加工产值提升至5亿元以上。”市工信局副局长刘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