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落实“五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 巴彦淖尔全力打造现代农牧业新高地
今年,我市按照“全域农高区化、产业全链条化”发展思路,构建以生态农牧业为引领、硬质小麦和肉羊为主导、特色农牧产业多元发展的“1+2+N”产业体系,在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内建设十大科技成果示范基地、打造十大现代化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推动八项重点工程,促进农高区现代农业园区布局更加优化,主导产业全链条转型升级,全力打造现代农牧业新高地。
万亩优质蔬菜种植示范基地
加强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农牧业科技创新提质增效。围绕小麦和肉羊两大主导产业,聚焦耕地质量提升、种业振兴等关键领域,打造万亩硬质小麦、十万只肉羊、万亩盐碱地综合治理等十大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引进了张佳宝、尹飞虎、赵春江3个院士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16家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展种植模式创新、作物品比、新型肥料等各类创新试验29项,试验展示各类农作物新品种508个;加强盐碱地治理试验示范,1000亩暗管排盐工程投入使用,筛选种植耐盐品种35个,盐碱治理成效显著;新建引黄滴灌水肥一体化6700亩,高效节水覆盖面积达80%以上;采取整村推进模式,建立1430个肉羊繁育单元,繁育华蒙杂交肉羊4.1万只,快速扩大华蒙肉羊群体数量。将科技成果示范基地打造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田”,实现农牧业科技创新提质增效。
打造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样板。按照“一企一园、产业联动”思路,由企业主导建设、科研部门技术支撑,吸纳78家企业参与建设“吨良田”、现代种业产业园区、智慧牧场等十大科技示范园区。在农业园区内集中推广小麦“一喷三防”、玉米密植精准调控栽培、向日葵扩行降密提质增效栽培等先进适用技术32项,示范种植巴麦13号小麦、西蒙3358玉米、同庆6号向日葵等各类农牧新品种19个,带动主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4家智慧牧场进一步配套升级养殖设备,实现牲畜健康和营养状况等实时监控全覆盖;辣椒现代产业园建立烘干生产线10条、浩彤电商产业园日处理快递5~6万件,产业带动效应明显。
发挥重点工程积极作用,不断夯实农高区产业基础。围绕农高区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主要农作物均衡增产和提质增效、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科技突围等八项重点工程。集中建设了3个小麦、5个玉米、1个向日葵单产提升示范片和1个果蔬提质增效示范区,统筹推进单产提升与提质增效;构建多元服务体系,实现农业园区和养殖场内社会化服务全覆盖;与院士团队联合开展智慧农场创建、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智能化灌排一体节水控盐、羊副产物高值化利用4项关键技术攻关,研发专用配方肥、即食产品等新产品6种,研究改进无人驾驶拖拉机、覆膜播种自动断膜断带一体机、苗期揭膜机、向日葵插盘晾晒机等先进高效农机装备4种。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格局。
下一步,我市将建立自治区、市、农高区、旗县(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把利当前与谋长远相结合,将“硬质小麦和肉羊”打造成农高区新名片,以科技创新推动农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