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领出强村富民新路子

河套融媒 浏览量

如页面未加载,请刷新重试

产业是强村富民的“源头活水”,如何找到强村富民的产业密码,考验着基层党组织的智慧和能力。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盘活农村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持续促进农民增收。





图片

磴口县华莱士瓜特色产业示范区 (图源自磴口县巴彦高勒镇人民政府)


走进磴口县华莱士瓜特色产业示范区,浓郁的瓜香扑面而来。示范区共建有45栋双向棉帘大棚、29栋钢架双膜大棚、8栋温室大棚及10亩小拱棚,同时配套建设了240平方米的智慧控制室,地下传感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温度、湿度,远程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水肥输送量。“园区今年新建1200平方米冷库和800平方米仓储设施,让华莱士瓜保鲜和错峰销售能力大幅提升。”巴彦高勒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魏震介绍。

据了解,巴彦高勒镇大力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党支部+科研院校+企业+致富带头人”联动发展格局,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华莱士瓜种植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图片

临河区八一乡生丰村供港蔬菜基地 (图源自黄河金岸魅力临河)


前些日子,临河区八一乡生丰村供港蔬菜基地的“上海青”采收上市。今年,生丰村探索实施“党建引领  统种共富”模式,整合6个村民小组共2360亩土地,统一流转至金圪达助农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耕统种”的方式种植2000多亩小麦和300多亩供港蔬菜。生丰村村民高飞家有24亩土地,今年以每亩1200元的价格全部流转给合作社,这样他不仅一年能领到2万多元的土地流转费,平时还可以打工增加收入。

近年来,八一乡积极构建“乡党委统筹+村党支部主抓+合作社落实”三级联动机制,已成立9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同时精心绘制“一村一产图”,实现组织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八一乡党委副书记刘胜说:“八一乡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努力实现‘个人富’与‘集体强’、‘口袋富’与‘精神强’的协同发展。”

金圪达助农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临河区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一个例证。据了解,截至目前,临河区已有50个村领办51家合作社,其中21家已实现分红,累计为村集体增收113.5万元,为村民分红158.92万元。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能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优势、群众能动性有机结合,对于盘活农村资源、提升党支部引领带动效能、推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市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引擎”,全力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鼓励嘎查村党组织探索土地入股、养殖合作、社会化服务等领办模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目前,全市已有135个嘎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入股金额达3.41亿元,带动5089户农牧民入股,实现分红1942.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