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旗:强师赋能 绘就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图景

原创 巴彦淖尔日报
河套融媒 浏览量

近年来,乌拉特后旗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以系统性制度设计破解县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难题,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上课

“我们打破常规引才模式,构建了校园直聘、社会招考与定向培养相结合的立体化引才网络。”乌拉特后旗教育局局长杜慧军介绍。借助教师队伍建设三年攻坚计划,该旗已累计引进105名教育人才。其中,“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占比30.6%,硕士研究生比例达25%。11名部属师范院校毕业生和22名学科带头人的加入,极大地提升了师资队伍的质量。数据显示,当地教师队伍本科率已从69.83%提升至85.7%。

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为青年教师建立成长档案,实施“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形成“首年达标、三年骨干、四年卓越、五年名师”的进阶机制。1997年出生的汪静雅2020年从师范类高校毕业后被聘到乌拉特后旗第三小学任教,承担起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旗教育局推行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和校际教师交流学习机制,给予了初次走上工作岗位的汪老师极大的帮助。

“经过五年的成长,汪老师已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她的第一届学生今年以优异成绩结束了小学阶段的学习。”乌拉特后旗第三小学校长刘秀琴说。

乌拉特后旗还创新建立了“后备干部蓄水池”机制,通过选拔、培养、任用的闭环管理,储备了33名校长后备人才。同时,出台《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意见》,打破了“一校定终身”的固化格局。2022年—2025年间,共有46名教师参加交流轮岗,其中骨干教师占比80.4%,实现了“强校带弱校、名师进课堂”的辐射效应。开展“教师技能大比武”,设置说课、教学设计等七大竞技项目,教师教学能力合格率达到100%,优质课获奖率较五年前提升了40%,300名教师通过新课标考试检验了学习成果。打造“名师工作室+学科教研团队”,该旗现有市级名师工作室1个、旗级名师工作室3个,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教师发展生态。

近三年来,该旗累计投入培训经费超300万元,开展各级培训200余批次,5000多人次从中受益。特别是选派骨干教师赴教育发达地区进行“浸润式”跟岗学习,有力地促进了先进教育理念的本土化转化。

实施“尊师重教”暖心工程,让教师们的获得感显著增强。158名优秀教师享受康养理疗福利,一线教师年均增收6000元,班主任津贴增长25%。

从引才聚智构建“人才磁场”,到育才强基打造“成长阶梯”,乌拉特后旗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师资建设方面的实践,为县域教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绘就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