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强!暖!这是巴彦淖尔的答案→

《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河套融媒 浏览量

大河奔涌,雄关如铁;岁月鎏金,征程壮阔。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历史坐标上回望,巴彦淖尔这座雄踞黄河“几字弯”的北疆之城,以雷霆之势踏浪前行,以奋进之姿领跑高质量发展,在祖国北疆的广袤天地间,书写下一部气吞山河的奋斗史诗。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魂,锚定“五大任务”勇毅冲锋,深耕“六个工程”蹄疾步稳,推进“六个行动”势如破竹,建设“五高五区”志在巅峰。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一举突破1242.3亿元,较“十三五”末劲增42.14%!这组沉甸甸的数据,是北疆儿女用热血与汗水浇灌的硕果,是这片热土在时代浪潮中拔节生长的铿锵证明!


无效路径

  黄河湾步行街游人如织(资料图)。


北疆铸屏障 绿潮涌山河


十月的乌拉特草原,长风浩荡,天阔云高。乌拉特后旗乌兰哈少嘎查的酸枣园内,红玛瑙般的果实缀满枝头,映红了“国家林草乡土专家”任二换与乡亲们的笑脸。“这2400多亩生态经济林,是我们用十余年心血筑起的绿色长城!”话语铿锵,字字千钧。昔日黄沙遍布的荒滩,如今已是绿意盎然的林海,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矗立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态屏障。

为打赢“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巴彦淖尔市以“向沙漠要绿洲”的豪情,统筹产业治沙、科技治沙、全民治沙,开创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全民冲锋的防沙治沙新格局。数据见证奇迹:乌兰布和沙漠重点区域向黄河岸线的输沙量从2022年的370万吨锐减至2024年的150万吨,这是北疆儿女向风沙宣战的胜利捷报。


无效路径

  磴口县蒙能16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


2024年,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狂飙突进,390.6万亩新绿染遍山河;6个全国防沙治沙示范林场加速崛起,林光药牧、机械治沙等创新模式惊艳亮相。机械化治沙率超60%,亩均成本直降百元,林草产业总产值飙升至40亿元以上。

更令人心潮澎湃的是磴口县蒙能16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板上发电、板下固沙、板间种植”的创举在此绽放!年发电量达31.6亿千瓦时,板下梭梭林锁住流沙,更孕育出名贵的肉苁蓉。昔日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如今化身百姓增收的“绿色银行”,在大漠深处奏响生态与经济共生的雄浑乐章。


无效路径

  乌梁素海美景如画。


“北疆竟有如此世外桃源!”今年“双节”期间,河北游客赵建忠徜徉乌梁素海,发出由衷赞叹。手机随手一框,便是一幅碧水蓝天、鸟翔鱼跃的丹青画卷。这美景背后,是巴彦淖尔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伟大实践:全流域综合治理让乌梁素海水质从劣V类跃升至整体V类、局部Ⅳ类,293平方公里水域碧波荡漾,264种鸟类、29种鱼类在此繁衍生息,“塞外明珠”重焕光彩,闪耀北疆。

巴彦淖尔市以“四水四定”为纲,将节水理念深植农业全链条,全力守护母亲河。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水资源高效利用同频共振,“藏粮于地”与“节水于田”双向赋能。河套灌区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现代化改造,年均粮食产量稳在55亿斤以上,以硬核实力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无效路径

  巴彦淖尔市小麦收割现场。(资料图)


产业开新篇 动能强三产


金秋时节,河套平原金浪翻滚,玉米满仓的喜悦溢满田野。种植大户杨福喜望着金灿灿的玉米,笑容灿烂:“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太厉害了!我家1020亩玉米,亩产达1407公斤。”

科技为翼,现代农业振翅腾飞!10月11日,内蒙古内外9家单位的14名专家组成的测产组,见证了巴彦淖尔的农业奇迹: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千亩玉米田亩产1421.77公斤、苏独仑镇百亩田亩产1480.34公斤,双双刷新自治区纪录;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530亩沙地玉米亩产1348.07公斤,一举创下全国沙地单产新标杆。

科技兴农战略引领下,巴彦淖尔市粮食单产提升行动硕果累累。202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328.6亿元,较2020年劲增48.4%;畜牧业产值突破93.4亿元,同比增长5.6%。“天赋河套”品牌响彻海内外,优质农畜产品远销全球,让北疆味道香飘世界。


第一产业惊艳绽放,第二产业更显雷霆之势!


无效路径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三一重工巴彦淖尔零碳产业园。


走进远景蒙新集团巴彦淖尔大型风电叶片制造基地,四条生产线全速运转,百米长的巨型叶片如钢铁巨臂,在工人手中渐次成型。“我们已形成‘主机+叶片’双链驱动,年产400套超大型智能叶片,年产值达10亿元。”基地总经理侯兆云的话语中,满是自信与豪迈。如今,众多配套企业闻风而来,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数字见证产业腾飞: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电力总装机达1899.42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1659.11万千瓦,占比高达87.35%。202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362.4亿元,较2020年增长41.2%。

与此同时,服务业活力迸发。甘其毛都口岸过货量屡创历史新高,中欧班列“巴彦淖尔”号往返49列,货值达6.38亿元。202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飙升至445.1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1.3%。巴彦淖尔正以开放之姿拥抱世界,以澎湃动能驶向未来。


无效路径

  乌拉特中旗二狼山白绒山羊产业园项目。


民生暖人心 幸福绽万家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民心是最强的力量。

在乌拉特中旗乌加河镇宏伟村,拖拉机沿着崭新的海望路驶向田间,玉米秸秆打捆作业有序开展。“以前这条路坑洼难行,现在柏油路直通地头!”村党支部书记赵根柱指着这条投资4亿元、全长200多公里的“幸福路”感慨万千。海望路串联起7个旗县区,彻底终结了沿线群众“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过往,让幸福在坦途上延伸。

今年,巴彦淖尔市交通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公路总里程达23786公里,高铁巴彦淖尔站正式运营,甘海高速全线贯通,立体交通网纵横交错,让北疆大地与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


无效路径

  四通八达的海望路。


民生投入从不吝啬:2024年,全市70%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30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地见效,5257套保交楼、1613套保交房顺利交付,圆了百姓“安居梦”;温暖工程全力推进,178.94公里管网改造、175座换热站升级、23座新站建成,3.62万户农村家庭实现“煤改电”,让寒冬暖意融融。

在临河区新建的养老服务中心里,78岁的李生荣与老友们下棋聊天,笑容满面:“吃得好、住得好,日子比蜜甜!”如今,全市11个旗区级特困供养机构、48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156个村级养老服务站星罗棋布,服务覆盖80%以上城镇社区和67.02%的行政村,让“夕阳红”更显温暖从容。

政务服务提质增效,跑出“巴彦淖尔速度”。市政数局打造“一码一线一中心”品牌,企业设立、变更等事项0.5个工作日办结,实现“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零成本”;“个转企”全流程跑动次数从6次减至1次,274家个体户成功升级为企业,为市场注入强劲活力。

医保服务迈入“智慧时代”,电子医保卡让买药报销“指尖办结”。截至6月底,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85%,困难人员参保率100%,让健康保障覆盖每一位群众。


无效路径

  智慧通关项目赋能甘其毛都口岸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从黄沙漫天到光伏“蓝海”,从盐碱荒地到“吨粮良田”,从老旧小区焕新到口岸经济沸腾……巴彦淖尔市以实干践行使命,以奋斗铸就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河套儿女正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昂扬姿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征程上,续写更加磅礴的盛世华章,铸就更加璀璨的时代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