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厚植民生沃土 托举万家幸福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从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等关键领域发力,一批民生项目加速落地、惠及民生,用实实在在的变化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耕耘就业“沃土”
播撒希望之种
清晨的临河区农牧民工服务中心,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格外醒目——实时滚动的岗位信息、动态更新的求职者数据……蒙速云工平台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上跳动的数据流,破解了“企业用工难”与“群众找工作难”的双重痛点,实现了用工流程全闭环监管。“蒙速云工平台依托先进技术与创新机制,构建了全流程、智能化的就业服务体系。”临河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李海军说。

蒙速云工平台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图源自黄河金岸魅力临河)
近日,家住杭锦后旗双庙镇的香萍和工友们在乌拉特后旗44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现场忙着光伏板下种植梭梭。“项目建设过程中,从光伏板的安装、基础建设,到如今的生态治理阶段,都为当地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项目实施以来共用工1500余人次,主要从事光伏治沙项目。”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蒙西分公司项目副经理刘明达说。

乌拉特后旗44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现场(图源自巴彦淖尔新闻联播)
管产业就要管就业、促消费就要促就业、上项目就要扩就业。
构筑养老“暖巢”
守护幸福晚晴
每天中午11点,临河区北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银发餐厅总会飘出阵阵饭香,取餐台上整齐摆放着荤素搭配的菜品,老人们手持餐卡有序排队取餐。北环街道社区党支部还成立“银发送餐队”,为行动不便的居民和老人提供送餐服务。“一个电话就送餐上门,真是帮我解决了大问题!”接过热气腾腾的午餐,84岁的独居老人樊大爷激动地说。

惠民社区金川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图源自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金川街道办事处)
崭新且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先进的理疗仪器……近日,惠民社区金川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全面升级改造并正式投入使用,更加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满足了辖区内老年人丰富多元的养老服务需求。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等项目,推动民政服务从“兜底保障”向“品质提升”跨越。
截至目前,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共完成家庭建床1903张,开展居家上门服务3037人。全市共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60个、日间照料中心5个,苏木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51个、村级养老服务站195个;现有各类养老机构60个、床位7479张,医养结合型机构16家,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签约60对,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打造安居“港湾”
温暖万千家庭
“暖气开得早,家里的温度也高,每天回家都热乎乎的。现在小区里还配备了供热‘双管家’,有啥问题可以及时联系。”今年1月,临河区金秋华城小区居民李春家经过“温暖工程”改造家里暖和多了。“早前听说要大力推进‘温暖工程’,让大家温暖过冬,当时没当回事,如今切实感受到了。”李春说。
“今年小区的18栋楼楼顶全部做了防水,更换了顶楼护栏、外墙进行了粉刷,楼道内的墙壁也进行了粉刷,还新增4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加装了监控、门禁……可以说,从里到外全面改造一新,都赶上新小区了。”光明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王来宽说,“小区实施改造工程后,居民们眼见着一日一新的变化,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老旧小区改造(图源自黄河金岸魅力临河)
今年以来,我市以“绣花功夫”系统化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全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投入3.3亿元,启动49个小区改造工作,预计惠及居民1.4万户。同时,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扩面提质温暖工程,让群众的供暖温度由“达标”向“舒适”提升。
从“基础保障”到“品质提升”再到“幸福升级”,今年,我市共实施民生类重大项目53个,涉及城市功能、道路交通、教育惠民、医疗保障等多个重点领域。眼下,各地紧盯项目关键节点,强化调度协调,确保重点在建项目按计划完成,加速推动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