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隆盛合镇:发展特色产业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磴口县东北部,有一座被交通动脉串联的小镇——隆盛合镇。110国道、京藏高速等路网穿境而过,东接杭锦后旗头道桥镇和二道桥镇,南邻补隆淖镇和哈腾套海农场,西连沙金套海苏木,北靠双庙镇。全镇现辖14个行政村、87个村民小组,7860名常住人口守护着这里13.7万亩耕地,在沙漠与沃野的交界线,书写着独具特色的乡村故事。

麒麟西瓜
隆盛合镇以青协线、陕哈线为发展轴线,锚定“白莲脆”香瓜、“华莱士”蜜瓜、育苗、蔬菜、辣椒、奶牛肉牛养殖、运输、乡村旅游等八大产业,构建起“示范引领、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
近年来,隆盛合镇公地村建设市级万亩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白莲脆”香瓜通过温室、大拱棚、小拱棚、大田等分层种植,实现“从春到秋”持续上市,在保障市场供应的同时提升收益;合同村千亩麒麟西瓜规模化种植示范区由浙江斐博公司投资1500万元打造,创造“3月土地流转、4月搭建棚膜、5月播种定植”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产出的“蒙之隆”品牌西瓜错峰上市填补了市场空白,年销量达900万斤,创收2250万元,带动50名村民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让“瓜产业”玩出“时间差”。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成为隆盛合镇突破发展瓶颈的 “金钥匙”。
金马湖现代田园综合体率先“破题”。投资600余万元建成225亩香瓜种植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投资近300万元建设仓储库并引入辣椒加工厂,年产值超5000万元;投资1500万元打造农文旅度假区,今年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获评自治区丙级民宿,与内蒙古科技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目前正积极创建国家3A级景区。
民兴村蜜瓜产业创新园区再添“新翼”。内蒙古众聚达贸易公司3000余万元蜜瓜产业项目落地,项目占地 41 亩,拟建设生产车间、仓储冷库、综合办公楼等厂区基础设施(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该项目集蜜瓜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重点开发蜜瓜汁、果脯、冻干等深加工产品,同时探索“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民”土地入股模式,预计年产值达5000万元,带动100名村民就业,实现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双向赋能。
乡村振兴衔接项目全面“补链”。投入1954万元项目资金,重点建设民兴村秸秆回收基地、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冷藏库、同兴村蔬菜分拣中心、海子沿村农产品分拣中心、桃来村仓储库房等基础设施,将立足本地优化资源配置的理念转化为具体成果,为产业发展夯实硬件基础。
隆盛合镇以“绣花”功夫推进乡村治理,实现“颜值”与“内涵”同步提升。海子沿村四组、桃来村砖厂通过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将闲置资源改造成高标准农田,村民通过自种或承包经营实现增收,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完成5公里集镇污水管网改造,引入宁夏康洁为民环卫公司负责垃圾转运,以“1134”工作法推动环境整治全覆盖。在集镇管理中探索“引摊入市”,将旧政府大院改造为农贸市场,既保障年货大集等活动有序开展,又释放集镇商业活力。成立了隆盛合镇商会,为本地企业搭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平台,将分散的商业力量拧成“一股绳”,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站在新起点,隆盛合镇将以“产业升级、乡村治理、民生保障”为发力点,锚定更高质量的乡村振兴目标,推动金马湖度假区创建国家3A级景区,预计年创收200万元;以浙江斐博麒麟西瓜项目为样板开展“以商招商”,力争建成万亩麒麟瓜产业园;将辣椒订单种植面积扩至1万亩,同步升级加工设备,让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计划创建3个示范村、20个示范组。推进“坚强堡垒党支部”建设,实现1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20万元。引进专业人才,优化“两委”班子结构,强化基层组织“主心骨”作用。
隆盛合镇将通过产业项目建设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并开展种植、加工等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就业竞争力。扩大政策普惠范围,落实“雨露计划”等帮扶政策,筑牢防返贫底线,让全体村民共享乡村振兴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