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巴彦淖尔市经济承压前行

巴彦淖尔市统计微讯
河套融媒 浏览量

前三季度,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加紧加力抓运行、抓调度、抓发展,千方百计稳企业、稳就业、稳市场、稳预期,经济运行保持较快增长基础不断夯实,整体呈现韧性发展。

根据盟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822.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呈现“前低中扬后稳”的良好态势。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7.7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57.9亿元,同比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亿元,同比增长4.3%。一二三产对经济贡献率分别为20.8%、30.8%、48.4%,拉动经济增长0.9个、1.3个、2.1个百分点。


一、向“稳”而筑,产业发展基础持续夯实


农林牧渔全面稳定增长。全市各地各部门努力克服七月份以来连续洪涝、风雹灾害影响,全力以赴抗灾夺丰收。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9.6亿元,同比增长5.1%。从行业看,农业产值75.2亿元,增长4.0%,拉动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速1.3个百分点;林业产值22.5亿元,增长18.2%,拉动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速0.7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131.7亿元,增长4.8%,拉动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速2.8个百分点;渔业产值4.7亿元,增长8.5%,拉动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速0.2个百分点。从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看,全市蔬菜及食用菌类产量201.5万吨;瓜果类产量58.7万吨,同比增长7.0%。四肉产量19.8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羊肉产量12.3万吨,增长0.8%;牛肉产量1.6万吨,增长14.9%;禽肉产量4.1万吨,增长8.6%;猪肉产量1.8万吨,增长5.8%。

工业经济韧性增长。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三大门类“两增一降”。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较1—8月份加快0.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增长9.0%,较1—8月份加快3.1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7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5%,较1—8月份回落4.3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9个百分点。支柱企业引领有力。截至9月底,全市141户产值超亿元企业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9个百分点。其中,西部铜材、巴彦油田两户头部企业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57.1%。煤炭产业价量齐升。据监测反馈,焦炭价格环比增长13.1%,当月产量同比增长3.7%;洗精煤价格环比增长15.5%,当月产量同比增长36.7%,带动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5%,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4个百分点。

服务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1.9%,对经济贡献分别高于一、二产业27.6个、17.6个百分点。7个服务业行业大类均实现正向增长。规上服务业整体回升向好。1—8月份,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1.4%,连续3个月稳步回升,与全区平均差距逐月缩小(1—7月份为10.3个百分点,1—8月份缩小至8.7个百分点)。八大行业门类“五升三降”,16个行业大类过半数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较1—7月份扩大8.8个百分点。


二、向“质”问效,市场需求结构持续优化


固定资产承压向稳。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1%。工业投资拉动显著。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5%,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3.4%,拉动全部投资增速8.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2.7%,较去年同期加快74.9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投资的26.6%,拉动全部投资增速5.0个百分点,是工业投资增长的主要领域。基础设施投资稳步增长。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6.2%的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6%,拉动投资增速5.8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9.1%、46.3%,合计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速19.5个百分点,是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的重要支撑。

消费市场延续活力。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0亿元,同比增长6.5%。基本生活消费稳定增长。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24.7%、19.2%、4.0%、228.4%、24.0%,合计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5个百分点。小微企业增速领先。限上小微型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23.5%,增速快于大中型企业20.5个百分点,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3个百分点,拉动作用强于大中型企业5.5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加快发展。前三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86.9亿元,同比增长19.0%。其中,出口56.9亿元,增长8.2%;进口330.0亿元,增长21.1%。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规模持续恢复。截至9月底,甘其毛都口岸累计完成进出口货运量3008.5万吨,同比下降2.6%,降幅较1—8月份收窄8.0个百分点。其中,进口煤炭2841.6万吨,下降4.6%,降幅较1—8月份收窄8.2个百分点;进口铜精粉117.9万吨,增长61.5%;出口货物48.6万吨,同比增长34.3%。


三、向“实”图强,民生实事保障持续加码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1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税收收入39.1亿元,下降2.1%;非税收入32.0亿元,增长32.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1.3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民生支出176.9亿元,增长4.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4%,增速和比重均较1-8月份有所提升。

居民增收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02元,同比增长4.9%,快于总体经济增速0.5个百分点。从城乡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93元,增长4.6%;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51元,增长5.3%。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0(去年同期为1.81)

物价水平小幅上涨。9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0.2%;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长0.2%。六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向上波动。食品烟酒、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和其他类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同比上涨0.5%、0.1%、0.7%、1.3%、2.5%、6.4%。


四、向“新”求变,激活经济高质量发展引擎


新兴产业发展动能积聚。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3.4%,快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6.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0.3%,快于全部投资增速20.2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速0.5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5.6%。高技术服务业聚势发力。1—8月份,全市高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0.9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4%。

新增入库单位助力提速。截至9月底,全市“四上”企业(单位)972户,今年累计新增入库单位101户。其中,35户新入库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7%,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5个百分点;39户批零住餐单位实现零售额5.2亿元,同比增长469.8%,合计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8.5个百分点;11户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73.7%,拉动全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2.5个百分点;13户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1.5亿元,拉动全部资质内建筑业企业产值增速4.4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稳就业稳经济政策举措接续发力,主要宏观指标总体平稳。但也要看到,在内外环境变化带来不确定因素的客观影响下,下半年以来,我市总体经济发展呈现走弱趋势,宏观和微观层面都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

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大力度推动各项宏观政策落实,加快完善助企纾困,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增强政策精准性、实效性,进一步激发增长潜力活力,全力推动全年经济企稳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