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十四五”答卷 | 杭后:擦亮生态底色 赋能绿色发展

近年来,杭锦后旗主动对标“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基础上,推动全旗生态环境质量向更高水平扎实迈进,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成为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最直观的感受。

屠申泽湿地公园
攻坚发力,三大保卫战擦亮生态底色。蓝天保卫战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十四五”以来,杭锦后旗累计完成超200台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治理,推动特米尔、景祥热力完成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针对畜禽养殖粪污处置、辣椒加工企业异味等群众关切问题,开展3次专项整治,90余家企业配套治理设施,如今全旗六项污染物指标稳定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杭后蓝”成为日常。
打好碧水保卫战,全旗水生态环境实现持续改善。从“饮用水安全”到“水体治理”,每一道防线都守护着群众“放心水”。全旗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稳定在Ⅳ类以上,北郊湿地水质达Ⅴ类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100%达标;5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全面完善保护措施,集中式供水水质100%达标;11个入河排污口完成排查整治,黄河支流的水质安全有了坚实保障。
全力推进净土保卫战,从“土壤安全”到“农业绿色”,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群众的“丰收梦”。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守住了土壤安全底线;累计完成107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稳步提升;2025年推广新型肥料110.1万亩、增施有机肥80.1万亩,废旧地膜回收率达85.76%。
双轮驱动,项目与服务激活绿色动能。重点项目惠民利民,“十四五”期间,杭锦后旗累计争取上级环保专项资金超2.5亿元,推动一批关键工程落地。蒙海园区污水处理厂、太阳庙污水处理站、二道桥集镇污水处理站建成后,周边企业生产、居民生活污水有了“好去处”;总投资7530.37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工程即将开工建设,让处理后的尾水再经湿地净化,保障乌梁素海流域水质更优秀;清洁取暖、散煤污染治理项目覆盖全旗9个镇、1个农场,冬天居民家里更暖和,空气也更干净;屠申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接近尾声,未来这里将成为群众休闲、候鸟栖息的“生态乐园”。
营商环境减负增效,环评审批“提速”,报告书、报告表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30日、15日,累计审批项目142个、备案225个,128家企业拿到排污许可证,企业落地投产更高效;推行“双随机、一公开”+非现场执法,818家次企业检查“不扰企”,“首违不罚”“分期缴纳”政策让企业感受到执法温度,不少企业负责人说:“环保部门既管得严,又服务好,我们转型绿色发展更有信心了。”
强基固本,能力建设与宣教双提升。一边夯实监测“硬实力”,2021年投入80万元购置监测设备,2023年通过资质认证,开展监督性监测超400次,102家企业监测数据联网率、公布率均达100%;一边做优宣教“软实力”,开展“六五环境日”等活动40余次,打造杭龙生物质发电、川能垃圾发电、亿源水务污水处理等环保科普基地,覆盖群众超2万人次,让生态环保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展望“十五五”,杭锦后旗将锚定目标、接续努力,构建“生态优良、低碳高效、治理有力”的绿色发展新格局,让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低碳转型走在前列,环境治理能力适配高质量发展需求,实现“生态美”与“产业兴”“百姓富”的深度融合。